服务热线:010-64150422 欢迎访问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官方网站!
 
茶疗专业委员会
分支机构

茶疗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2-04

“茶疗专业委员会”将致力于中医茶疗的发掘、整理、研究、开发、创新有特殊疗效或有散失之虞的中医茶疗理论、组织各种形式的中医茶疗学术交流和有关服务性活动,为全民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茶,源于中国,今系世界上最被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饮料之一。中医中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食疗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顶皇冠,而中医茶疗恰恰是这顶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茶疗始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这是中国对茶疗的最早记载。数千年来,中医视茶为药。关于茶防治疾病的效能,在历代的医学、茶学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一书中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唯茶为万病之药”。《中国茶经》中,提出了茶的传统医疗功效有24项之多。近代科学研究又增加了许多茶的医疗保健效能,例如:排毒、 减肥、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尿酸、防止动脉硬化包括抗血栓形成、强心(包括防止冠心病)、衰老、抗癌、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等等。
从中医理论来看,由于茶也是药,甚至是著名的“万病之药”,所以它也需和其它中药一样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具体地说,是在中医理论派生出的药性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性理论主要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等。茶的性味(即四气无味),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若、甘、微寒、无毒”。中医理论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可知茶是攻补兼备的良药。
中医茶疗以茶和中药材为核心,结合传统中医的“天人合一”、 “饮食有节”、 “形神共养”的养生思想,来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遵循“不用药、少用药、用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甚至最廉价”的办法为大众健康作出贡献。

分会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中心(京港湾宾馆)二楼237室
挂靠单位:精气神(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中心237室)
联系人:吕学辉
电话:(010)84253191/84253192转2159
手机:1371-763-7733
邮箱:353534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