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正迎来巨大机遇
找准民营资本在医疗市场的切入口是当前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而从医养结合着眼入手现已成为一个热点。北京保利安平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段萱向大家介绍了该公司的发展经验。
众所周知,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会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遇。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1个老年人。大跃进时代的婴儿潮正在老去,计划生育政策又使得人口产生断崖式的下跌,社会人口结构和供养结构的变化将产生爆发式的市场需求。
从该政策层面来说,“医养结合”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倡导“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业”的全面结合!2015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其中慢性疾病发病率接近50,有近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迫切需要医疗卫生和养老相结合的服务,且具有较强的市场刚性需求特点。同时,由于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巨大(数量和质量),因此“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产业所老年产业经济课题组研究员周留建日前表示,中国2020年老年人消费将超4.3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13万亿元,而2010年仅为1.4万亿元。
段萱介绍,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升,就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应以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为基础,实现养老与医疗服务资源的有机结合,在传统养老服务中,合理配置安全、专业、便捷的基础医疗服务资源,为老年人群提供集生活照料、营养膳食、健康管理、医疗康复、心理慰藉、文化娱乐 “六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段萱以保利安平已经运作的项目作为例子详细解释。该公司投资新建的北京汇晨北苑老年公寓是由养老机构提供医疗配套空间,引入第三方合作运营的模式。1层~2层作为医疗配套空间预留,3层~4层养老机构床位,引进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医院入驻,2012年10月开业,目前已经住满。此外,还有项目包括北京海淀区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2012年1月,由保利地产(创投)与安平投资共同出资建立,以轻资产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成立一家社会化养老服务运营的专业平台公司“和熹会”。目前,“和熹会”医养结合型机构有三种模式: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护理院。在品牌塑造上,“和熹会”致力于打造“百名医疗专家团,覆盖全国各医养结合型机构”,组建与老年疾病相关的各大学科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全国顶级百人专家团队,各学科知名专家和中年骨干教授专家3人~4人, “老中青”专家相结合,开展高端医疗私诊服务、专家健康卡讲座等多样化的医疗健康专业活动,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为依托,进行全国布局。
段萱说,医养结合关键是“怎么合”,要把握住“银发经济”,创造爆发式增长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