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需商业保险助阵
摘自:第一财经 2015-3-18
由于医保资源有限,包括健康体检在内的预防和康复服务覆盖在医保范围内的价格可能会被严格控制,而这些周边医疗服务正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重点。
“目前,我国医保主要是注重在药物以及治疗阶段,而不是保健类的支出,这是大健康产业继续发展可能会遇到的一个挑战因素。”
“医药和治疗部分医保未来应该还是会覆盖,但是以健康体检、康复类为代表的周边医疗服务可能就享受不到医保的福利了。”李新颜告诉记者,由于医保资 源有限,包括健康体检在内的预防和康复服务覆盖在医保范围内的价格可能会被严格控制,而这些周边医疗服务正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重点。
社保只能解决最基层的医疗保障,高端需求无法满足,在现阶段也没有能力满足,几乎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员的共识。
“医保不能满足的这一块商业保险可以作为补充,但很可惜,目前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还不能找出一个成功案例,几乎都是亏损状态。”李新颜告知记者。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理赔支出只占国家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的1.3,而这一数字的世界平均水平则为10左右;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全行业的保险保费收入的不到7,而在成熟市场,比例一般为30。
以健康产业发展较早的美国波士顿为例,2013年该市GDP的三分之一是由医疗健康服务业提供,这一数字在美国的平均水平为17.4,而亚洲仅为6.6。
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健康管理在波士顿已经成为常态,在这一合作模式下,包括预防保健、疾病筛查、牙科护理等健康初检和康复项目都被包括在内,签约者如果戒烟,商业保险公司还会提供奖励,并且参保者可以在特定的健身俱乐部拿到专属折扣。
“美国的健康产业基本可以实现多方共赢,保险公司给参保人的健康水平提供保证,医疗服务保险业相对发达,政府参与后降低全社会的健康保险费用。”浙江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衍泰教授如此点评。
根据2013年的数据,美国的健康险年人均参保费用为16800元人民币,而我国的年人均保费仅为116元,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约10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保险业务,产品多达2300个,高端医疗险是推动重点。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587亿元,同比增长41。